(一)
这些年啊…陪那么多家庭走过助孕这条路。深夜里接过电话,那头是压抑着的哽咽;也见过诊室里,B超图像一亮,有人突然捂住脸——眼泪就从指缝里漏出来。
感情,希望,忐忑,混成一片海。而我们,就是陪他们慢慢渡海的人。
税?听起来冷冰冰的是吧?
但你可能不知道,美国税法里藏着一道温柔的门。推开它,能帮你省下不少压力。
(二)
最近越来越多朋友问我:
“Lina,助孕是不是…特别烧钱?”
是,我不说虚的。基本流程下来,$13-18万美元打底。有些家庭凑钱、动用积蓄,眉头都没松过。
但他们最焦虑的还不是花钱,而是“花得不明白”。
比如…税。
很多人压根没想到:助孕相关医疗费用,有可能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。
我来帮你,就是不想你错过这些默默存在的“回头钱”。
(三)
来,喝杯热茶,我慢慢跟你说。
首先,IRS其实允许部分医疗支出用于抵税——只要它们超过你调整后总收入的7.5%。
什么意思?
比方说你们家年收入(20万,医疗费用超过)1.5万的那部分,就能用来减应税收入。
注意:不是直接退税,是降低你要交税的那部分收入额。
我客户里有个深圳家庭,夫妻俩都做IT。
去年助孕医疗花了(9.6万,其他医疗也花了)8000。
他们收入(21万,门槛约)1.57万,超出部分总共抵了$8.83万…
最后省了接近$3.2万的税。
妈妈当时跟我说:“本来这钱都已经花出去了,没想到还能回来一笔…”
声音都是抖的。
其次,不是所有费用都能算。但关键项目可以:
- 胚胎移植、药物、PGD检测
- 律师费、机构管理费
- 甚至助孕妈妈的健康保险补贴…
(但注意:纯旅行住宿不算!得严格关联医疗操作)
最重要一点:必须美国合规机构+合法医疗合同。
如果你转账对象是个人、没协议、没票据…
税务局不认。
(四)
我知道你还有很多小问号,来,挑几个最常见的:
“我们自己在中国付款,能抵美国的税吗?”
→ 可以,但收款方必须是美国税务居民机构,并且你本人得在美国报税。
“如果我用的是终生学习信用扣除(LLC)或者教育账户,冲突吗?”
→ 不冲突。医疗抵扣归医疗,教育优惠归教育。但同笔费用不能重复使用——别动小心思哈哈。
“我没绿卡,但今年在美工作并报税,能抵扣吗?”
→ 能!只要你按居民纳税人申报(通常居住满183天)。
(五)
具体能省多少?我做了张表,你慢慢看——
(单位:美元)
项目 | 可抵扣金额范围 | 备注 |
---|---|---|
胚胎移植与相关医疗费 | (6,000 - )25,000 | 包括取卵、移植、冷冻费等 |
药物与激素治疗 | (3,000 - )7,000 | 需医生处方,保留药房单据 |
PGD/基因筛查 | (4,000 - )6,000 | 仅限于医疗目的的筛查 |
律师与合同费用 | (5,000 - )12,000 | 必须与服务方签合法合同 |
机构项目管理费 | (8,000 - )20,000 | 仅限美国持牌中介 |
助孕妈妈健康保险补贴 | (5,000 - )18,000 | 需明确写入合作备忘录 |
总计可能抵扣范围 | (31,000 - )88,000 | 实际根据个人收入层级,省税约(9,000 - )32,000 |
还想更精准?找个会计师挺好。
或者…问我也行,推你个靠谱的人:微信 spreadhc,就说是Lina老朋友。
(六)
朋友啊,这条路你们走得不易。
但我希望你至少…别在钱的事上吃亏。
有些政策摆在那儿,不声不响,但你能抓住,它就是光。
税不是冷冰冰的数字。
它也可以是回归你口袋的温暖缓冲。
你值得每一分省下来的安心。
我是Lina,陪你等黎明。